体重管理,快来看中医推荐的好方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全民健康体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体重管理不仅是现代医学的课题,更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要实践。我们将结合中医智慧,教您如何科学管理身材,健康生活。
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超重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体重管理不仅是美观的需求,更是健康的基础。 中医体重管理的核心理念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明确中医治疗方法。并指出,肥胖的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通过清胃泻火、健脾利湿、理气解郁、化痰散结等方法控制体重。中医治疗肥胖可通过中药、针灸、穴位埋线、耳针疗法、振腹法、太极拳等达到减重目的。 具体治疗方法 (一)调理脾胃,化湿祛痰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核心,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痰湿内生,从而引发肥胖。 可通过饮食调理和中药内服调理进行施辩。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保护脾胃;可吃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茯苓。 中药内服调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如陈皮、白术、半夏。 (二)疏通经络,促进代谢 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中医通过针灸、耳穴、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中脘、丰隆)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 耳穴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如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代谢功能;刺激特定穴位可以降低食欲,减少过量饮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堆积等等。 推拿:通过腹部推拿促进肠胃蠕动,例如中医火龙罐,结合推拿、刮痧、按摩、艾灸于一体,改善消化功能。 (三)平衡阴阳,调节体质 阴阳失衡是肥胖的根源:中医强调阴阳平衡,通过调理体质实现健康体重。可通过平衡火罐、饮食调理、运动调理等方法进行调理。 平衡火罐:在平衡针灸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罐为工具,连续不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使机体修复到相应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全身脏腑、平衡阴阳。 饮食调理:根据体质选择食物,如阳虚体质多吃温性食物(如姜、红枣),阴虚体质多吃滋阴食物(如银耳、百合)。 运动调理:选择适合体质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坚持运动,疏肝通络。 中医体重管理的优势 辨证施治,个性化调理:根据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治标更治本。 绿色健康:通过天然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减少副作用。 整体观念:不仅关注体重,更注重全身健康。 总的来说,中医角度认为,除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再就是辨证论治,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生肝血,晒太阳促阳气生发,科学可持续的方法管理体重,最终达到形瘦神健,气畅人和的效果。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体重管理的需求, 欢迎到中医科咨询, 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专属方案! 科普早知道: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m) 2。根据中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BMI 评判标准(见附表 1), 体重正常:18.5kg/m2≤BMI<24.0kg/m2 体重过低:BMI<18.5kg/m2 超重:24.0kg/m2≤BMI<28.0kg/m2 肥胖:BMI≥28.0kg/m2 内容引自《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原文)http://www.nhc.gov.cn/ylyjs/s3573d/202412/4cf1905d32304c15ac3bc4446ddb83f1.shtml?sessionid=-156200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