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月经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离家出走”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能力及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 子宫内膜原本住在宫腔里,随着激素的变化呈周期性脱落。有些任性的子宫内膜“离家出走”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部位,在别的地方安置新家,就形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离家出走的子宫内膜长在子宫肌层,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子宫增大,形成子宫腺肌病;离家出走的子宫内膜长在卵巢就形成了巧克力囊肿,任性的子宫内膜还可以到达膀胱、阴道、直肠、子宫骶韧带等部位安置新家。今天主要介绍异位到卵巢后形成的巧克力囊肿。
1 什么是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又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 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2 巧克力囊肿的病因 巧克力囊肿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主要的发病学说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种植学说包含经血逆流、血管及淋巴转移、医源性种植学说(剖腹产、人工流产手术、宫腔镜及腹部手术)等。其他发病机制包括免疫炎症学说、干细胞理论、遗传及相关基因表达和调控异常。 3 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表现: 继发性痛经,呈进行性加重。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月经失调,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不孕,内异症患者的不孕率可达40%,而30%的不孕症患者合并内异症。 4 如何诊断巧克力囊肿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方法,尤其是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及囊肿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对于卵巢内小的巧克力囊肿的检出有很大帮助。 血清CA125测定: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增高。CA125检测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5 超声检查的优势 首选诊断方法: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检查是超声。 动态监测:对于需评估治疗效果的巧克力囊肿,超声可动态监测囊肿大小,形态的变化。方便医生适时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无需处理的巧克力囊肿,可定期做超声检查随访巧囊大小的变化。做好长期随访管理。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注:经腹妇科超声检查需要充分憋尿后进行检查,此检查适合看大病灶,对于大病灶的轮廓、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晰。 经阴超声检查无需憋尿,对于多囊卵巢者、肥胖及绝经后人群更为适用,因为阴超探头距离子宫、卵巢的位置较近,相当与一个放大镜,适合看小及细节病灶。) 6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合理饮食,均衡搭配 月经期避免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月经期杜绝同房 尽量做好避孕,避免流产及刮宫 鼓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生育并延长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