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谨防中暑
每年大暑来临,因高温而引发的中暑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医院提醒广大职工,高温季节防中暑。
一、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人在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二、 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如果这个状态持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集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积热量,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三、 那些环境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下工作、在阳光下曝晒太久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以引起中暑。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四、中暑后有哪些症状?
在临床上基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一)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心悸、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还能勉强坚持工作。
(二)轻症中暑是出现先兆症状后,被迫停止工作,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肛温升高达38.5℃以上。
(三)重症中暑:
1.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五、发现中暑患者应如何处理?
首先应该迅速将中暑者移离高温场所,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平卧,将其双脚抬高,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也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对于体温特别高,皮肤干烫,脉搏又快又急,出现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就近送医院急救,切勿拖延。途中用冰毛巾冷敷,但是不可以让中暑者喝水。
六、怎样预防中暑的发生?
首先注意就业禁忌,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明显内分泌疾病、出汗功能障碍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二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三是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备含盐份的饮料(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保证充足睡眠。另外,提醒夏季在露天劳动或外出的朋友,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晒,减少中午劳动或外出时间。外出也要备好防晒的太阳帽、太阳伞以及必要的防暑药品和饮料,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